背后的故事
清乾隆年間(1762年),余氏先祖余與泗來到仁懷,并建立“余家燒坊”。1952年5月20日,余氏家族迎來一個新的
生命,在未來的70年間帶領余氏家族再一次走向興盛,他就是余派醬香技藝第九代傳承人?余方開。
余方開自14歲便開始學習釀酒,并迅速掌握了賴祖釀酒技藝。
愿以寸心寄華夏,且將歲月贈山河。15歲的他,從紫云農中畢業,積極響應國家上山下鄉號召,期間在紫云鄉拜師學醫,腳下沾泥土、肩上擔責任。翻山越嶺、跋山涉水為村民看病治療,對他而言已是常態。在紫云鄉行醫期間,憑借著扎實的醫術、暖心的態度,深受當地鄉親們的信任與喜愛。路雖崎嶇,黃土地留下了他的足跡,赤腳醫生平凡,卻用行動讓生命閃光。11載韶華彈指一揮間,崎嶇的山路、磨破的陳舊藥箱,記錄了余方開的青春,他用雙腳跑遍紫云鄉,守護著鄉親們的健康,也見證了基層醫療發生的翻天覆之變化。
1978年,余方開當選為當地大隊長(現稱為村長)。
1983年,再次響應國家號召,在政府與群眾的支持下,于三岔河渡口成立三岔酒廠,這是茅臺鎮當時最早的5家酒廠之一。歷盡天華成此景,人問萬事出艱辛,年少時所學的釀酒技藝在此時發揮著重要作用。
當余方開的釀酒事業將進入輝煌期時,整個酒行業遭遇了第五次低谷,茅源酒業危在旦夕。滄海橫流顯砥柱,萬山磅礴看主峰。生意上突如其來的重創讓本該退休頤養天年的他,于2014年再挑重擔,任酒廠總經理。期間他大刀闊斧改革、擴建新廠,救酒廠于危難中。一度遇到資金鏈斷裂,負債4000余萬的困境,這讓余方開心力交瘁,心臟病突發。信仰如山,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搶救過來后,他并未做過多休養,立即重回酒廠主持工作,年近古稀之年的他,堅持在生產一線把關生產質量,堅持釀造好酒。
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于道。”這是道家思想最高境界,也是余方開的人生信條。擔任安隆村大隊長期間,他帶領村民修路。任村醫時,他為經濟困難的村民免費治療。甚至在擔任三岔酒廠廠長時,他也堅持這么做。在1985年至2014的29年間,他先后資助大學生30余人。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時,他以個人名義捐贈一萬元整,為戰“疫”出力。
余方開利益萬物的人生信條也成為了茅源酒業的經營理念,他常說:“茅源酒業這一切成就的取得,離不開各級領導、各界朋友的信任與厚愛,離不開所有經銷商朋友們的鼎力支持,更離不開公司全體員工的全力以赴。也讓我感受到奮斗的可貴、創新的可貴、堅持的可貴”。未來所有茅源人也將秉持感恩、傳承、齊心、堅韌、包容、創新六大核心理念,為釀造更高品質的醬香酒、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,而奮斗不息。